1. 背景介绍
1.1. 引言案例
一位客人入住了香港的一家五星级酒店,恰逢降温,晚上回酒店时发现被子有点薄,于是把空调调到了24℃,结果第二天早上客人被冻醒,一看房间温度还是20℃,然后打电话问酒店是不是没暖气,酒店反馈需要员工到房间才能开启暖气,随后酒店员工操作后,但被冷了一夜,客人还是问酒店要了一床厚被子,酒店也按需提供了。
几天后,酒店收到了来自这位客人的差评,了解后才发现,原来当时虽已满足了客人的需求,但是客人却因冻了一晚上而感冒生病了,所以给了酒店一个差评。
1.2. 差评根因分析
滞后性管理差评:直到产生了差评,酒店的中、高层才知晓客人的住中需求,无法在住中为员工提供有效的服务指导。
被动式提供服务:降温及可能带来的需求,酒店应根据过往数据洞察,预判并提前安排服务预案和措施。
2. 解决方案
(图:华客全流程精益客户体验管理体系)
2.1. 舆情管理高效化
接入携程等渠道的点评数据,一站式高效管理点评;借助AI大模型提高点评回复效率和质量。
2.2. 服务管理前置化
将舆情管理前置到住中,对可能产生差评的客诉,实时预警给酒店应知人员,酒店抓住客人在店的黄金时间,及时行动,进行服务补救、情绪安抚,避免差评,收获好评。
2.3. 服务管理主动化
复盘住中和住后的客人反馈数据、内容,形成以“客人为中心”的动态「客户体验旅程地图」,从后服务进化到先服务。
2.4. 质检工作数字化
将原有的质检表格、评分方式、负责门店/部门导入质检系统,设置任务时间,到期自动派发任务,自动统计结果,自动汇总不合格项。住中和住后的客人反馈,也可用于优化质检任务。
3. 使用案例和效果
3.1. 案例1
广东某酒店集团开展“2023服务品质专项提升活动”,在强化服务品质专项工作的同时,还引入华客舆情管理系统。引入前,Q1-Q2的好评率和回复率在各成员店正常管控下平缓提升;引入后,好评率和回复率在Q2-Q3陡然上升,差评回复率从开展专项活动前的73.55%提升至 90.27%,经过近 4 个月的线上舆情管理协同督导,20多家成员店整体点评管理进入稳定期。
3.2. 案例2
四川某五星级酒店,客人到店无房,打电话到平台投诉,平台打电话给酒店核实,恰好接电话的前台是新员工,不熟悉处理流程和应对话术(酒店当时还有其他房型可更换),这通电话被华客系统判定为A类预警(即高差评风险客诉),预警通知到运营总监,运营总监立即介入处理,回电平台,最终安抚好了客人,顺利入住,也避免了被平台处罚的风险和损失。
3.3. 案例3
杭州某四星级酒店,在住后差评中经常被提及房间有异味,但酒店原来的解决办法也就是通通风,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差评依然存在。上线华客CEM体验云后,借助「设施投诉分布图」,酒店很快定位到了原来是房间马桶的密封圈有问题,工程部立即着手整改,此后1个月,未见类似差评发生。
3.4. 案例4
上海某五星级酒店(客房500+),上线华客CEM体验云系统一个月后,通过系统数据洞察发现:客人需求矿泉水的电话一共875通,由于送水不及时等原因,其中60通升级为客诉。经过调整,酒店在每个房间多放了2瓶水。次月,矿泉水的需求减少到个位数,客诉为0。这不仅提高了客人的满意度,还节约了酒店的人力、电力成本,降低了能耗,促进了ESG可持续发展。
(图:华客CEM体验云系统截图、系统数据)
4. 总结
住后点评,是酒店和客人都看得到的服务质量结果数据,点评少0.1分,酒店营收每年至少损失5-10%。
住中反馈,是酒店很难全面看到、且数量庞大的客户之声数据,事实上,70%的差评,在住中都曾被客人反馈过。
华客CEM体验云系统,全流程采集客户之声,全场景应用数据洞察结果,赋能酒店将「人+系统」高效结合,不断优化SOP和人员培训,共同提升宾客体验和服务质量,共建酒店数字化生态圈,提升酒店价值。